從單身、養家到退休,理財專家:人生3階段資產配置實用攻略

單身期

沒有養家負擔,自己的收入可以自主支配,包括小孩每年領到的壓歲錢,或是年輕人每個月撥出部分薪水來投資,此階段的風險承受度高,愈早投資更能享受複利效果,此時可以把資產全部配置在具成長性的股票型 ETF,像是元大台灣 50(0050)、富邦台 50(006208)、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

三明治時期

工作逐漸穩定,開始成家立業後,這段時間的財富累積有3大方向:

第一要累積專業、提升薪水收入;第二要提高儲蓄率,擴大投資本金規模;第三是持續投資。

退休時期

退休後沒有主動收入,必須以被動收入來支應日常生活所需,因此這個階段的投資要保守穩健,股票 ETF 和債券 ETF 的配息收入要以能夠支應日常生活所需為前題,再參考年齡微調。

看景氣燈號調配投資帳戶裡的錢

景氣對策信號代表臺灣整體經濟狀況,適用於操作和大盤連動性高的 ETF 之外,也適用於調整股債配置的比例。

股票是風險性資產,負責進攻;債券是安全性資產,負責防守。

當景氣燈號亮黃藍燈時,資產配置可以轉守為攻,逐步降低債券型 ETF、增加股票型 ETF 比重;當景氣燈號轉為黃紅燈,則轉攻為守,逐步降低股票型 ETF、增加債券型 ETF 比重。

同樣的,景氣對策信號也適用於緊急預備金的準備計畫。緊急預備金是因應突發狀況所保留的資金,平常時期不會動用,但是當景氣燈號出現紅燈和藍燈的特別時期,緊急預備金和投資帳戶裡的錢可以互相機動支援。

當景氣燈號亮紅燈時,代表景氣熱絡,預估接下來景氣就會下滑,此時應該保留兩年分的緊急預備金,降低投資帳戶現金比重。

當景氣燈號亮藍燈,代表景氣低迷,此時股市已經歷一波下跌走勢,緊急預備金只須保留一年分即可,可以將資金放入投資帳戶,準備買進股票型資產。

確實執行資產再平衡

資產配置的比例會隨著市場漲跌而變動,偏離原先設定的比例,必須每年年底定期檢視,並執行「再平衡」,讓資產配置回到原先設定的股債比例。

不管市場走勢如何,定期執行計畫的投資紀律,是再平衡最重要的原則。

首先設定啟動再平衡的條件,即是當資產配置到達某個比例值時,就進行再平衡,例如原本的股債比例為 50%:50%,當變動至 60%:40% 或 40%:60% 時,就啟動再平衡。

另一種做法是選擇固定的日期執行,例如每年底最後一個交易日,或是對自己有特別意義的日子,例如生日。不管用哪一種啟動條件,重點是必須確實執行。

採用第一種啟動條件的再平衡做法,是買進比重偏低、也就是下跌或漲幅落後的資產;賣出比重過高、也就是上漲的資產,這是買低賣高策略,有助於提高投資績效。

若是選擇固定日期再平衡,請記得和配速員比績效,股票型 ETF 與 Vanguard 全世界股市 ETF(VT)比,債券型 ETF 與Vanguard 全世界債券 ETF(BNDW)相比較。

如果投資標的績效優於配速員,請繼續持有下去;但若是投資績效輸給配速員,請分析原因並評估是否可以接受,若能接受,就繼續持有並加速買進。或者考慮認輸賣出,把資金改為買進配速員,提高配速員的比例,這就是汰弱留強的策略。


來源資料: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