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戶頭是存款還是餘額?3個問題幫你把辛苦錢留住

薪水增加就開始享受好的生活品質,你是否也掉入「收入膨脹」陷阱。

摘要
  1. 許多人無法存錢的根本原因並非收入不足,而是缺乏有效的財務管理。
  2. 即使收入增加,生活水準也會提高,導致存款無成長,甚至會因「收入膨脹」陷阱而陷入財務困境。
  3. 有效的存款應具備明確用途,並分開不同帳戶管理,以保障財務穩定。


邁向財務自由的道路上,你是否曾經歷這樣的狀況:薪水明明很穩定,但即便每天努力工作,帳戶存款卻始終不見起色,甚至有時才剛領薪水,餘額就迅速減少⋯⋯你的錢到底去了哪?

或許你會懷疑是不是自己賺得不夠多,然而多數人存不到錢的真正原因並非收入不足,而是缺乏有效的財務管理。多數人收入增加後,生活水準也跟著提高,導致存款毫無起色,甚至出現負債,這就是典型的「收入膨脹」。更嚴重的是,多數人並未察覺自己的錢正以你從未注意的方式,無聲無息的流失:

  • 早晨的1杯咖啡、午後的1罐飲料,各種訂閱服務,甚至幾百元的網購開銷,有時累積下來足以支付一個月的房租。
  • 以為自己在存錢,其實只是帳戶「暫有餘額」,但因缺乏系統性的理財規畫,導致這些錢最後仍不見蹤影。

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從未真正學習過如何有效管理財務,更未建立一套明確的理財系統。但若你願意正視這些問題,看見改變的可能絕對可期。


我會帶你深入探討以下幾個核心問題:

  • 哪些財務習慣正在拖垮存款?
  • 存不到錢背後真正的盲點是什麼?
  • 如何找到財務漏洞,有效累積資產?

只要你發現、正視這些財務問題,即使收入沒有增加,也能透過有效的規畫與管理來穩定累積資產,讓錢開始為你工作,真正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錢為何留不住?財務漏洞3大致命核心


以下將揭露3個最常見且關鍵的財務漏洞,一起來看看自己是否也深陷其中:

問題1:你的收入與支出是有計畫的嗎?

試想每個月薪水進帳時,你都怎麼處理?是發薪日就立即存下一筆金額,還是會等月底看看帳戶還剩多少再存?如果你的答案是後者,那麼存款一定難以穩定成長。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人們往往會自動調節生活水準,也就是說當你手頭有錢時,大腦會本能的認為:「我有餘裕可以花錢。」這些不在計畫內的錢,最終一定會被無意識的花掉。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年終獎金一發下來後,往往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不是存錢,而是想著如何犒賞自己。

更嚴重的是,這種行為容易造成惡性循環:「這個月花多了,下個月再存。」結果下個月花得更多,存款永遠不見增加。尤其「這個月有餘錢先買東西,下個月再存」的念頭,會被「每個月都會有新的欲望」所取代,導致存錢計畫一再落空。

沒有計畫的錢一定會被花光,這行為並非偶然,而是必然。不妨冷靜思考:

  • 是否有主動且明確的存錢計畫,還是等帳戶有餘額再存?
  • 你清楚每個月的支出,是收入的多少占比嗎?
  • 過去的半年,你的帳戶餘額是否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嚕」?
  • 果收入突然歸零,你的生活可以維持多久?

如果你對以上幾個問題感到焦慮,那代表財務管理急需改善。唯有設定明確的收入分配計畫,才能真正掌控財務,而非讓廣告或誘惑替你決定錢的流向。

問題2:戶頭中的數字究竟是存款,還是餘額?

許多人以為銀行帳戶裡的餘額,代表自己的存款,但這是一個很大的理財盲點。如果你的存款沒有明確用途和系統性的規畫,非常容易就在不經意間被花掉,根本無法真正累積。

此外,你也可能曾經歷這樣的情況:好不容易存到100萬元,但突如其來的大小意外:車子故障、家人生病、手機或電腦壞損等緊急支出,因為沒有其他的準備金,只好挪用存款,導致帳戶瞬間縮水甚至負債。這就代表你的存款並未真正受到保護,也就是缺乏系統性的管理。

也有一個大家常犯的錯誤:沒有區分存款用途。例如,帳戶裡雖有100萬元,但房租、生活費、信用卡費都從同個帳戶支應,導致數字持續波動,根本無法清楚掌握真正存了多少錢。長此以往,你甚至誤以為自己的財務狀況良好,卻沒發現實際能留下來的錢少之又少。

真正有效的存款應具備2個核心特質:

  • 明確用途:例如當作緊急預備金、買房頭期款或退休養老金,如此才能避免隨意動用。
  • 帳戶獨立:不同用途的錢就該分開管理,避免與日常消費混淆不清,才可有效掌握財務狀況。

接著,請你再次誠實問問自己:

  • 是否曾存下一筆錢,但因突發事件又全花掉了?
  • 存款是穩定成長,還是隨時可能被動用?
  • 存款是否明確區分用途?有獨立的緊急預備金帳戶嗎?
  • 如果突然失業,存款足夠支撐生活多久?

只有認真面對這些課題,才能真正存到錢,也才有機會為未來的財務自由奠定堅實基礎。

問題3:收入增加,存款卻沒有同步成長?

是否曾有以下經驗:收入明明比過去高出許多,存款卻不見成長?以前月薪5萬元時覺得錢不夠用,後來有了10萬元收入還是覺得錢不夠花⋯⋯事實上,你正陷入所謂的「收入膨脹」陷阱。

什麼是「收入膨脹」陷阱?簡單來說,就是收入增加後,消費水準也無意識的隨之提高。當你薪資只有3萬元時,可能租1萬元的小套房、吃簡單的食物;但收入增加到10萬元後,你就會開始租5萬元的高級公寓、吃高檔餐廳、買昂貴手機,甚至時不時安排出國旅遊。

的確,你享受了更高品質的生活,但實際情況是財務並未真正改善,存款還有可能因此變得更少。

收入增加不等於財富增加


財務自由的關鍵不是賺更多錢,而是有效控制支出。如果你總習慣把收入增加當成提高消費的動能,那麼無論是賺多少錢,存款永遠無法真正累積。

現在,仔細反思:

  • 存款比例是否隨收入增加而提高?
  • 是否習慣賺得多、花更多?
  • 加薪後是否用更多的消費犒賞自己的辛勞?
  • 財務目標是否隨收入增加而調整?
  • 加薪後明知該存更多,卻始終沒做到?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確陷入「收入膨脹」的困境,這代表財務管理需要調整,只要有效管理收入,就能讓每一塊錢都發揮最大價值。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1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