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熊市下更能看出一檔投資標的的屬性與特色。若以國內上市櫃的30多檔台股原型ETF做2022年度績效觀察,可發現一共有11檔在年度報酬表現跑贏大盤。
2.指數選股邏輯猶如一檔ETF的DNA,它決定了一檔ETF的持股產業、權重占比等。簡單來說,要瞭解一檔ETF,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公開說明書裡的指數選股邏輯看起。
3.高息型ETF有4大選股邏輯:預測未來、參考過去、參考過去與掌握當下、掌握當下與預測未來,詳情請見本文說明。
對於不少投資人來說,2022年應該會是個極其深刻的一年,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在全球通膨升溫、股債齊跌的悲慘市況下,面臨資產縮水的窘境。
2022年的這場熊市,可說是台股近20年、繼金融海嘯以來,遭遇的最大空頭。台股大盤當年度共跌掉4000多點,大盤也從年初的萬八大關(1萬8270點),跌至年末時的1萬4137點。很難想像那個牛氣沖天、盛況空前的超級大多頭2021年,也僅僅是不久前發生的事。
不過,比起大牛市時期,在熊市下更能看出一檔投資標的的屬性與特色。若以國內上市櫃的30多檔台股原型ETF做2022年度績效觀察,可發現一共有11檔在年度報酬表現上,跑贏大盤!
眼尖的你可能會發現另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高息型ETF大放異彩!高息型ETF族群們年度績效排行上不只名列前茅,跑贏大盤的11檔ETF中,高息型ETF就占了逾半數(6檔),且部分的高息型ETF表現更是可圈可點,尤其是在報酬前5名裡,就有高達4檔是屬於高股息ETF!
這4檔分別是FH富時高息低波(00731)、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和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分別繳出-5.87%、-7.49%、-8.84%與-10.24%的含息報酬。雖然在空頭年下報酬數值仍為負值,不過若與同期的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大盤含息)的-18.91%報酬相比,高息型ETF的抗跌表現可說是不言而喻。
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麽這些高息型的ETF,明明一樣都是標榜「高股息」,也都有納入高息相關的選股因子(Smart beta),但有些ETF在空頭下表現卻特好、有些表現卻不盡人意?其實答案就藏在它們的指數「選股邏輯」裡。
指數選股邏輯猶如一檔ETF的DNA,它決定了一檔ETF的持股產業、權重占比等。簡單來說,要瞭解一檔ETF,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公開說明書裡的指數選股邏輯看起。
正如那句巴菲特名言:「當潮水退了,才知道是誰在裸泳」,尤其是在高息型ETF百花齊放的今天,越趨複雜的指數設計、納入更多樣選股因子時常讓人眼花撩亂。再加上新成立的高息型ETF,也因時間較短的關係,其所經歷的市場多空循環次數也較少、參考性亦不高。也因此,面對各種新型態的高息型ETF,會更需要時間做觀察,再評估這樣的選換股方式,究竟是否符合自身的投資策略或需求。
資料來源: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1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