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學校學習如何賺錢;我們賺到了錢,但是完全不知道要拿這些錢怎麼辦。根據美國普查局的數據,去年美國的平均家庭年收是 5 萬零 2 百 33 美元。即便從來沒有獲得加薪,美國家庭平均一生的工作收入也會超過 200 萬美元!而我們的高中和大學教育,完全沒有教授如何管理金錢。我們從學校畢業,出社會,在社會大學犯錯才拿到財務碩士學位。
我們在財務上搞得一團亂是因為我們不聰明嗎?不是的。如果有一人沒開過車、沒看過車,然後你把他放到一輛新車的駕駛座上,他在駛離你家車道之前就會出事了。讓他倒車、加速,也只是增加出事機率而已。「加把勁再試試看」並不會解決問題,因為下一次撞車不只會毀了車子,還會傷到人。
美國家庭平均一生會賺到2百萬美元,但是我們高中畢業、大學畢業、甚至研究所畢業,都還不清楚「財務」這個詞怎麼寫。我們必須重新開始教授這門課。
如果你把錢管得亂七八糟或是沒辦法把錢做最好的運用,原因通常是從來沒人教過你要怎麼做。無知不等於笨;無知的意思是你沒學過怎麼做。我還滿聰明的,但如果你問我要怎麼修車,我會弄得一團糟,我不知道要怎麼做;我在這個領域相當無知。
無知是很容易克服:
首先,臉皮要厚,要承認你不是財金方面的專家,因為沒人教過你要怎麼做。
第二步,看完這本書。
第三步,踏上一輩子學習金錢知識的征途。
你不需要去申請哈佛大學或是拿到財金專業的碩士;你不用放棄一部好電影而改看財金頻道。你的確需要花至少一年的時間去閱讀一些金錢相關的資訊。你應該時不時參加金錢相關的研討會。你應該要透過學習金錢相關的知識,展現出你在乎這件事,你要有所行動。
美好的婚姻不是信手拈來,財富也不是唾手可得。你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努力來消除無知。你不用變成金融專家;你只需要花比挑選度假地點更多的時間在你的退休選項和你的預算上。
每個人都有弱點,可能是你買衣服的行徑;或可能是你的車、你的船;或許你的弱點是資助你已成年的孩子。除非你在生活中的某個時刻、某個地方進行心理層面的金錢大翻身,不然,你還是在用錢向別人證明自己;而在制訂一個真正的金錢瘦身計畫之前,一定要先改掉這一點。
那個當別人投以崇拜的眼神、讓你在心裡笑開懷的「金錢弱點」在哪裡?若是你沒意識到那個弱點在哪,你就會一直在這方面做出財務上的愚蠢決定。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94110